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 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移动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大荣光
中国海洋大学在西北太平洋沙丁鱼对全球变化响应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2-10-13点击量:152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田永军教授团队在渔业科学领域顶尖期刊Fish and Fisheries上发表题为“Non-stationary effects of multiple drivers on the dynamics of Japanese sardine (Sardinops melanostictus, Clupeidae)”(多重因素对远东拟沙丁鱼种群动态的非定常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章系统阐述了密度制约、捕捞及气候因素对远东拟沙丁鱼种群动态的非定常性影响模式,对理解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渔业种群非线性动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团队继2021年关于黑潮中上层鱼类群落与环境非定常性关系研究之后,第二次在该期刊上发表最新成果。

以沙丁鱼、鳀鱼为代表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以浮游动物为食,也是金枪鱼等大型鱼类的饵料生物,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沙丁鱼、鳀鱼等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种群数量变动巨大,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沙丁鱼-鳀鱼之间的“跷跷板”变动模式作为对气候跃变响应的指标,其变动机制一直是全球的研究热点。远东拟沙丁鱼是西北太平洋海域最为重要的小型中上层鱼类,其渔业产量极高,最高年产量近500万吨,是同时期全球产量最高的单一鱼种,具有极高的经济及生态重要性。远东拟沙丁鱼资源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剧烈下降,随后保持低位,近年来资源量开始回升。其资源量的大幅变动不仅造成了渔业的兴衰更迭,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引起了渔业、海洋乃至气候领域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近30年的研究,密度制约、捕捞及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被认为是远东拟沙丁鱼种群动态大幅变动的诱因,但是对于各类影响因素的作用模式及机制,仍未有一致定论,尤其是对于各类影响因素在种群动态中的非定常性作用,尚未有科学探讨。

本研究针对远东拟沙丁鱼,结合历史数据收集及统计模型分析,探究密度制约、捕捞及气候因素在种群动态中的非定常性影响模式及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远东拟沙丁鱼的历史种群动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强势的西伯利亚高压带来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支撑了该时期极高的资源丰度;90年代强烈的密度制约效应以及温度上升(气候跃变)带来的不利栖息环境,共同引起了种群的崩溃;21世纪初,高强的捕捞压力,显著的密度制约效应及不利的栖息环境阻碍了资源的恢复;2010年代西伯利亚高压的再次增强带来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加之较低的捕捞压力,共同促进了种群的恢复。研究结果强调,为实现渔业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最优权衡,必须精准识别种群状态及气候条件,进而制定合理的渔业管理策略。同时,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时期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为理解沙丁鱼等小型中上层鱼类在全球尺度的变动模式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图1 密度制约效应的非定常性模式

图2 捕捞压力及气候因素的非定常性影响模式

图3 密度制约、捕捞及气候因素在远东拟沙丁鱼种群动态中的非定常性影响模式及可能机制

中国海洋大学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博士后马舒扬为文章的第一作者,田永军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参与作者包括中国、日本、加拿大三国学者。深远海与极地渔业研究中心致力于构建气候、海洋、渔业、生物等多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团队汇集气候变化、海洋动力、渔业遥感、渔业资源等多学科背景人才。团队关于渔业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面的工作成果,多次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Fish and Fisheries、Progress in Oceanography等渔业、海洋相关研究领域顶尖期刊,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本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资助。

通讯员:马舒扬 刘阳 图:马舒扬